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相见皆大欢喜
外公,外婆,大舅舅,二舅舅。舒榒駑襻宋箬溪沐浴更衣,一身清爽地带着端着定神汤的香绣走了进来。
虽然从老妻口中知道外孙女没事,但纪承宣还是关心地问道:溪儿今天有没有被吓着
外公放心,溪儿胆子大,没有被吓着,外婆和舅母给吓坏了。宋箬溪亲手将定神汤送到纪老夫人,外婆请喝汤。
纪老夫人笑眯了眼,接过碗,喝完汤,把碗递给婢女,笑问道:溪儿,你知道你外公给你哥哥定了谁吗
宋箬溪明眸流转,笑意盈盈地道:闵氏。
我们溪儿好聪明纪蓁赞道。
大舅舅,您这句夸奖,溪儿可不要。
纪蓁诧异地问道:为什么
这么显而易见的事,谁都知道了。大舅舅不是诚心夸溪儿,是在敷衍溪儿。宋箬溪撇撇嘴,抱着纪老夫人的手臂,外婆,大舅舅好坏,还把溪儿当成不懂事的小孩子。
要是大舅舅把小刀送给溪儿大舅舅是不是就变好人了纪蓁促狭地问道:
宋箬溪眨眨眼睛,淘气地笑道:做好人还是做坏人,大舅舅自己决定。
溪儿这话说的有理。纪蕻唯恐天下不乱地笑道。
纪蓁笑从身上摸出一把带鞘的小刀,小刀可以送你,但是要注意安全,不能弄伤自己。
谢谢大舅舅。宋箬溪接过小刀,大舅舅最好了
外婆就不好吗纪老夫人佯装吃醋。
外婆最最好了,谁都比不上。宋箬溪偎在纪老夫人身旁,讨好地笑道。
纪老夫人看着故意板着脸的纪承宣,不依不饶地问道:那你外公呢
外公和外婆一样好
我们溪儿有张巧嘴哟纪老夫人宠溺地点了点她的鼻尖。
说了一会闲话,纪大夫人三人就回来了,事情已经处理妥当,赔了一百两银子和一副棺材给两个马夫家里。
两条人命啊,就赔再多银子给他们家里,也不能减少失去亲人的痛苦。纪老夫人年纪大了,受不住这种生离死别,眼眶微红,伤感地道。
这是天灾,谁也不想的。纪大夫人轻叹一声,若非林孟两位姑娘不听劝,那有这桩惨事平白的让好事上添了点晦气,只是这话不好再说,只能归咎于天灾。
祖母,要不要请师父给他们做场法事超度姜氏问道。
纪老夫人点点头,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道:菩萨保佑,愿他们早登极乐。
纪大夫人三人来回奔波,劳累了一天,吃过晚饭,就各自回房休息。
这天注定宋箬溪要铭记于心,半夜腹痛醒来,觉得亵裤那处湿凉,撩高一点被子,有血腥味,心知初潮突至,忙喊道:香绣香绣。
守夜的香绣听到呼喊,醒了,翻身爬起,问道:姑娘,是不是喝水
不是,我一股血骤然涌出来,宋箬溪倒抽了口冷气,该死的痛经从现代跟随到了古代。
香绣点亮了蜡烛,走到床边,挽上帐幔,姑娘,可是哪里不舒服
我那个来了。宋箬溪皱眉道。
恭喜姑娘。香绣面露喜色。
我弄脏被褥了。宋箬溪苦着脸道。
弄脏了没关系,姑娘,你先躺着别动,奴婢叫她们准备好热水。香绣说着出门把青荷巧儿和蚕娘都叫醒。
得知宋箬溪小日子来了,她们非常高兴,这表示姑娘长大了。忙碌近一个时辰,床上铺好了干净的褥子,清洗好,换上干净亵衣的宋箬溪揣着暖炉钻进锦被里,蚕娘巧儿青荷,你们辛苦了,都下去休息吧
青荷三人答应着,退出了房。
宋箬溪好奇地问道:香绣,你什么时候把东西准备好的
姑娘就要及笄了,来小日子是早晚的事,奴婢怕姑娘来得突然,会措手不及,去年就已准备好了。香绣笑,掖了掖被子,时辰不早了,姑娘快睡吧
香绣,谢谢你
姑娘说哪里话,这都是奴婢应该做的。香绣放下帐幔,熄了蜡烛,摸到罗汉床上躺下。
清晨,纪大夫人纪二夫人和姜氏都过来给纪老夫人请安了,宋箬溪迟迟未到。
溪儿平时都来得早,今天这么晚了,怎么还没来纪老夫人奇怪的问道。
该不会昨天受了惊吓,生病了吧纪二夫人揣测道。
母亲,我过去看看。纪大夫人起身道。
一起去。纪老夫人也不放心。
还没等她们出门,青荷就来了,跪下道:奴婢见过老夫人,大夫人,二夫人,大少奶奶,我家姑娘身子有点不舒服,不能来给老夫人请安。
溪儿怎么了哪时舒服为什么不早来回报纪老夫人关心则乱,没注意到青荷脸上的喜色,着急地问道。
老夫人,姑娘是小日子来了。青荷笑道。
纪老夫人笑了,溪儿是大姑娘了
知道宋箬溪没有生病,但纪老夫人几个还是过去。
溪儿啊,有了小日子就是大人了,这可是喜事,小姑娘初来小日子都会痛,过上一年半载就好了。纪老夫人握着宋箬溪的手,慈爱地笑道。
也不是很痛,能忍着。宋箬溪小脸略显苍白,靠在美人榻上,腹部搭着块羊毛毯子。
想吃什么告诉大舅母,我让厨娘给你做。纪大夫人笑道。
谢谢大舅母。宋箬溪笑。
这几天,不能喝凉的,衣服多穿着,不能受寒,知不知道纪二夫人嘱咐道。
知道。宋箬溪乖巧地应道。
妹妹要是觉得闷,我去寻几本书来给你看,可好姜氏体贴地问道。
宋箬溪觉得她是小日子有不是得病,无须卧床休息,可是架不住纪老夫人她们人多势众,只得乖乖躺在榻上,谢谢表嫂。
没说上几句话,心急知道儿媳人选的纪芸就上门了。
听完昨天的事,纪芸一阵后怕,仔细看过女儿安然无恙,才放心。她对闵家十分满意,闵家不是名门世家,闵大人也只是个从五品官,可娶的是媳妇,不是娶门第,只要姑娘好就行,当然这事在没办妥前要瞒着宋老太爷和宋绥。
母女姑嫂商量好,就派人去暗中继续打听闵氏的底细,明面上,用闵氏拐脚受伤当借口,由纪家送了份礼过去,可特意说明是宋三太太的意思。这是怕闵夫人会错意,毕竟纪家也有两个适龄的小子,万一误会,弄得兄弟争妻,那就成天大的笑话了。
闵夫人精明世故,略想了想,就想明白这其中的缘故,纪相曾是两任春闱主考官,闵大人是纪相门生,纪相是要借着联亲提携闵家了,这是好事,笑着将礼物收下,又回了份厚礼过去,带了话过去,说立夏送新茶到府上,拜会师母。
闵夫人私下跟闵氏透露了宋家的意思,宋濂在城中颇有才学,就算闵氏养在深闺也有耳闻,又与宋箬溪接触过了,妹妹不俗,哥哥想必也不差,对这桩亲事有了几分憧憬。
又过了三日,到了三月二十六日,立夏。樱桃红了,竹笋鲜了,荔枝熟了,布谷声声,蝉儿争鸣,蚯蚓穿地,江河鱼跃,一片生机勃勃。
立夏是大日子,皇帝带着满朝文武百官穿着朱红的华服,去离城三十里的景山迎夏,举行迎夏大典。
民间在这有天尝三鲜吃立夏蛋和七家粥的习俗,各家各户还会互送立夏茶。闵夫人就用送立夏茶当由头,带着闵氏去纪家。
这天早上吃过早饭,纪芸就说要和宋濂兄弟去纪家送立夏茶。宋老太太又犯酸,他们姓宋,不姓纪,宋家姑娘常住外祖家不象话,出阁的女子要知道守礼,别动不动就回娘家。
纪芸只当没听见,欠身道:若母亲没有别的吩咐,儿媳就先过去了。
宋老太太冷哼了一声,没搭理她。
纪芸带着两个儿子去出门,坐上马车往纪家去。无巧不成书,两家的马车一前一后停在了纪家二门外。因进了二门,闵氏下车时就没有戴帷帽,站在车边等候闵夫人下车,抬眸看到骑在马上的俊雅男子,俏脸微红,含羞垂下了眼睑。
宋濂早已看到站在车边的少女,十三四岁的模样,穿着鹅黄色交领长衫,外罩藕荷色绣杏花的对襟半袖,柳绿色绣花绫裙,挽着倾髻,斜插垂银流苏的雕花银梳,戴着镶珍珠蝴蝶花钿,脸精致白净,眉弯似新月,唇角樱红,宛如娇嫩的杏花,明艳中透着清雅。只是家中有宋箬溪那样的绝色,闵氏就是再美,也只能称之为清秀。
纪芸和闵夫人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笑意,这真是天定的缘分,不用再费心安排了。两人说了几句客套话,笑盈盈携手进门。
闵姑娘请。宋濂做了个请的手势,客气地道。
宋公子先请。闵氏脸上红晕未褪,但她不是那种扭扭捏捏的人,有礼地道。
宋濂看了她一眼,唇角微扬,先走了进去。
闵氏抿嘴浅笑,扶着婢女的手,跟着走了进去。
宋濂的亲事因着任晚秋的原故,小辈里除了姜氏宋濂和宋箬溪知道,其他人都瞒着,怕走漏风声,爱女如命的荣淑公主会上门逼婚。
宋淮虽觉得两人都透着一丝古怪,但他毕竟年幼,就没多想,跟在两人往正房去。
在门口遇上的,就没讲究不宜与外男相见的礼数,闵氏行了礼后,就被纪老夫人拉到身旁坐下。
宋濂兄弟俩拜见了外婆和两位舅母,又给闵夫人正式的行礼请安。闵夫人看到风度翩翩一表人才,行礼问安进退有度的宋濂,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目光里多了几分热切。
宋濂陪着说了几句话,就和宋淮退了出来,去看卧床休息的宋箬溪。却不想,宋箬溪不在房里。
明知道姑娘病了,你们就该好好劝着,不让姑娘出门,你们就这样放任姑娘出门吹风,要你们何用宋家男儿在十六七岁,长辈就会给安排通房,让他们通晓人事,可是宋濂在纪家的时间比在宋家多,又专心读书,再者纪芸一是不愿儿子早早的有通房,弄坏身体,二是她远在广陵,就没人帮他安排这些,他压根就想不到宋箬溪是来小日子了,以为她那日受了惊吓才生的病。宋箬溪当日是为了给他相看姑娘才出的门,差点出事,他深觉得愧对妹妹,才会这样气急败坏。
青荷和蚕娘不好直言宋箬溪不是生病,道:姑娘身子已利索些了,随四少爷到后园子里去摘樱桃去了。
只是好利索些了,那就是还没全好,若是姑娘受寒再生病,我就告诉娘把你们全发卖了出去。宋淮狠声道。
宋濂转身就往后园子跑,宋淮跟在后面。
后园子里种着十几株樱桃树,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樱桃,看着就诱人食欲。宋箬溪手里提着个漂亮小巧的小竹篮,站在梯子上摘樱桃,看到宋濂和宋淮,挥手喊道:哥哥,淮儿。
妹妹,你爬哪么高做什么万一摔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宋濂跑了过去,扶着梯子,赶紧下来。
宋箬溪已经摘了大半篮了,就听话地下了梯子。
纪允礼也从另一个梯子下来,手里也提大半篮樱桃,笑道:早知道你们要来,就等你们一起摘了,溪表姐说,自己摘的樱桃比别人摘的樱桃甜。
那有此等说法。宋濂笑道。
宋淮伸手抓了一个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道:好甜。
洗了再吃宋濂瞪他道。
宋箬溪让婢女去把樱桃洗干净,装在碟子里,亲自端进正房,外婆,闵夫人大舅母,二舅母,娘,大表嫂,闵妹妹,请吃樱桃。
七姑娘真是又乖巧又可爱又懂事闵夫人赞道
她淘气着呢,还是闵姑娘温柔大方体贴听话。纪芸称赞回去。
两人不要本钱地互相夸对方的女儿。
宋箬溪和闵氏抿着嘴直笑。